2006-12-30

大冒险

晚上的时候高中同学聚会,
发现大家的某些看法还是挺像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同龄人”吗?

话说我们在pizzahut从8点吃到打烊。
因此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场联谊从开始到结束 :P
因为隔了个过道,所以不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不过感觉男女双方(5对)都好安静啊,
(虽然中间好像弄了个什么游戏活跃气氛)
基本上就是从头吃到尾了。
莫非是我们在旁边太张扬了?
抑或是他们发现我们偷偷评论的事儿了~ :D

从pizzahut出来,
我们一帮“老土”计划着什么时候真的去酒吧转转~
不知道国内的酒吧都是什么样的,
如果像《bartender》里的样子就好了。
有几种cocktail我还真想尝尝什么味道呢~

又见雪

一睁眼,发现房间比以往都要昏暗,
心想该不会是……
于是走到窗前,
果然,下雪了!!

记得去年也是在最后的日子里下起了雪。
这只是个巧合,还是个传统呢?

2006-12-29

冥冥

我想我是快疯了,
这几天没事儿的时候,
满脑子都是浮现一句话:
好累啊……

还有两天,
但是仅存的三天时间
还要参加同事的婚礼,同学聚会……

我好想就这么昏睡过去算了~

2006-12-27

梦人呓语

中午吃饭的时候,听到路上两个中学生(都是女生)聊天,
她们谈论的竟然是关于以后的爱人要是改变了该怎么办……

我承认当年我是有点儿晚熟啦,
可是现在的学生话题也实在是让我太震撼了~ -_-||

经过昨天的台湾大地震,我才发现,
原来网络已经是这么的深入生活了。
一堆的网站上不去,MSN也没法用,
只好重新挂上了许久没用的QQ了。
这次的损失,说是让生活倒退了好几年也不为过啊~

2006-12-25

麻烦

突然的,想起了《东京爱情故事》……
直到现在我依然不明白,
所谓的莉香背负着的是什么~

现在想想,完治的选择应该是最好的了,
因为一个人若是背负着什么的话,
这负担不会减半只会加倍……
(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沉痛的过去不适合我,
所以我选择了轻装上阵,
唯一带在身上的是回忆的美好。

快乐让我快乐,
悲伤让我束手无措。
我不喜欢这感觉,
它只会让我越发的感到自己的无力,
甚至怀疑自己还有没有能力。

《官能小说》里的一句话让我颇有感慨:
“钱我没有,也不值得依赖,那你说我其他还有什么能满足你呢?”

从周五开始为了工作上的那点儿破事儿每天加班到半夜,
每顿晚餐、宵夜都是KFC,吃得我都快吐了。
就连24号晚上也是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发呆度过的。

真的觉得:好累啊……

2006-12-19

带不上的黄金甲

电影卷马上就要过期了。
正好这阵子《黄金甲》正大力宣传,
我对这种“大片”一向是不太感冒,
既然有免费看的机会,就像去看看。
没想到去的时候,当天所有场次的票都卖没了,
只剩下些临近午夜的场次还有票。
听说中午的时候,晚上的票就已经基本上卖没了……

我敢说这是我头一次看到这么火的场面,
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话说,从电影院失望而归,
没想到路上竟然看到了辰和曦。
这一对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不知道为什么,
和他们告别后,竟总是不知原因的傻笑着~~~

2006-12-10

三峡好人

因为KD的推荐,去电影院看了《三峡好人》。
说起来也真是可怜,
本来宣传就不多,
影院安排的场次一天就两场,还都是饭点儿,
我看的时候,整个厅里只有十几个人而已……
什么时候那些“大”导演能少拍些浮华的东西,
多拍拍现代的、写实的电影就好了。

话说回来,《三峡好人》看完后的感觉就是:
好“难”看……
其实情节、人物都是很简单的。
所谓“难”,也不是不好看,只是看得有些不明白。

比如:
中间讲的那个护士的故事,
除了她老公是“小马哥”的老板这层关系外,
完全不明白她的出现和剧情的关系。

再比如:
中间出现的飞碟、那个飞走的建筑、玩儿游戏的京剧人物、走钢丝的人。
我只是觉得那几个京剧人物的出现还有点儿隐含什么的意思,
别的就完全不明白了……

是我欣赏水平太低了吗?

2006-12-05

多事之秋

今天看blog才知道,
身边的一个朋友竟然吃药自杀。
虽然已经抢救回来,
但对她来说,
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是个不小的刺激吧……

都说本命年不是至福就是至祸。
我这一年过的,
虽说不上福祸,但也经历了不少事儿……

唉~~ 只希望她能想开点儿,早日解开这个结才好~ :(

心跳的午餐

中午吃饭,
因为天冷的关系,店家上的粥凉了。
就因为这点儿事儿,
老板娘和那个看上去大约五六十岁的妇女吵了起来。
本来就吵吵吧,
没想到那位老年妇女脱了外套,要干架的样子。
更意想不到的,她竟然拿起了饭碗朝老板娘扔了过去!

因为那饭碗把另一桌的衣服弄脏了,
结果第三股势力乱入!!
不过没想到她们竟然把矛头指向了老板娘……

最后结果嘛,那两桌顾客走人了。
(第三拨走的时候还不忘做个小动作,推了老板娘一下)

整个过程中我都在闷头吃饭~ :P

话说回来,吵就吵吧,动什么手啊。
现在有好些这种上了岁数的,
实在是素质太差了!!

季节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
莫名的,
时常会涌上一种寂寞的感觉。

因为天气渐渐变冷了?
因为满眼只是灰色了?

可是,就算如此,
小刺猬还有别的方法过冬吗?

2006-11-27

舅是小的

紧张郁闷的购房计划流产了,
我也不用为了做决定而头疼了。
不过180坪的房子还真是挺诱人的……

老爸看房回来还带回个新消息:
明年7月我就要当舅舅了~
晕啊,我还没有心理准备呢!

2006-11-26

心满意足

难得周末出门,
又难得有了如此闲的时间,
于是在东方新天地逛了起来。

说起来,这种商场的店铺换得还真是快,
美食街又有几家新开的店,
在泡芙对面,开了个卖蛋糕的小店,
里面的蛋糕看起来还不错~
路过吉野家的时候,才知道他们也开始卖起关东煮了(不过叫别的名字)。
和7-11比,最起码里面吃的不会煮好几个小时,汤也不是那么咸。
不过那个白菜包,感觉还没烂,吃起来怪怪的。
说起来,我一直对关东煮比较好奇,
究竟怎样就算好吃呢?怎样就算不好吃呢?
总觉得那些吃的煮太久了不太好吧?

吃饱了就接着溜达。
B1东头的店好像换了,
还记得当初看完全球同步首映后,
在那里点东西吃打发时间。
从新店的菜式看,估计是不会24小时了……

前阵子看网上介绍主动降噪耳机,激动了一回,
在一层Bose店就看到了Quiet Comfort3,
性能自然没得说,不过价格嘛……
三千多对我来说实在是奢侈品啊~

BOSE Quiet Comfort3,
CANON PowerShot S3 IS,
Fujifilm Natura Classica
名列最期望拥有奢侈品前三名~ :P

如果不是那悬挂着的广告,我恐怕不会发现Lladro的店。
我是头一次听说这个品牌,不过里面的东西让人一下就记住了它。
说实话,这么精美的东西实在是不敢想象买下来,
总觉得买下来之后就被自己糟蹋了。
不过它和旁边那家琉璃店里面的小饰品之类的倒是可以买来送人,
精巧也很别致,而且“也就”几百到一千出头~
(估计我以后会底气十足地说“也就”吧……)

宣判

工作进入第三个年头了,
如果说工作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三年的体检单估计能说明些吧……

头一年,一切都正常,只是血脂偏低,
估计和在学校不好好吃饭有关;
第二年,一切正常,血脂也正常;
第三年,今年,查血的结果是肝似乎太好,
上面的建议是:复查,并注意不要饮酒,不要过度劳累。

我本来就是不喜欢喝酒的,
所以结论就只有一个……

之后的一个月,忐忑的留心每天不熬到太晚的样子。
昨天去复查,结果周二就能出来。
还真是,有点儿担心啊~~~ :-S

2006-11-21

嗝嗝恶

从昨天白天开始就不停的打嗝,
每次打个两三个小时都不带停的,
每次又都是莫名其妙的停了下来。

唉,明天去医院看看吧……真是难受 :(

2006-11-05

冬天的脚步

大风降温,一时间终于有了冬天的感觉。
顶着风去上班,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无比的艰辛。
不仅仅是沙石,就连被风吹起的落叶,也打得人生疼。

下班的时候已经是半夜1点多了,
抬头望望天空,
一片薄薄的云正盖住了十五的月亮,就像是一条云河。
不知为何,那月亮看起来比以往的还要大,还要圆。
一轮月晕环绕在它周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宁静。

大风把天空吹得如此干净,
哪怕是在市区,哪怕城市里的街灯依然通明,
也还是能看到久违的点点星空。
只一眼就能认出猎户座的腰带,
依稀间,想起了小时候在院子里数星星的样子……

2006-11-02

心惊肉跳

赶上中非论坛,
大街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到处不是带红袖箍的,就是穿制服的。
这架势恐怕比严打还有厉害。

大街上、公园里,随处可见欢迎标语。
就连附近幼儿园的门口都写着
“热烈欢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好像我们的非洲同胞对花朵培养一样感兴趣似的。

从超市买早饭出来,
看见围了一帮红袖箍,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
从他们身边过才明白,
只是一个大爷买了一捆葱,他们在对那葱评头论足。

今天,距中非论坛结束还有……天。

2006-10-29

舞鼓疯

下午的时候去了趟日坛公园。
赶到那里的时候早已是热闹一片,
一队红衣人在那里打着鼓点在行进。

震耳的鼓声,欢快的节奏一下就吸引了一大帮人的目光。
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中国人外国人,
大家不由自主地跟队伍走着。

虽然鼓声很大,但是靡靡中有个声音穿破了一切,飘进了我的耳朵。
这感觉很难形容,就像迷雾中忽然看到一丝远方的光亮。
我追寻着,发现声音出自队伍中唯一的一个乐器,
一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乐器,就是两个尖尖的金属罐而已。
但是它的声音却是如此的迷人~~~

好像中国人的性格都不是很外向,
在人群中,只有些老外在随着鼓点舞动着,随意,随性,
不过孩子是个例外,有个中国小女孩在那里转圈,
虽然她试图拉她的小伙伴一起和她一起跳,
但他们都很害羞,最后只是她在那里独舞。
(我虽然在那里踏着脚步,摇头晃脑,可是还是放不开自己,残念啊~~ )

PS:
最后才知道他们是桑巴亚,也就是说那是桑巴的鼓点。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非洲的,失败……

PS again:
这确实是个看MM、帅哥的好机会。
当然,我对男的没有兴趣的~ :P

大ber头

理发,对发型提了点儿意见,
结果那人对我说:
这样弄不好,你谢顶,这样不好看。

郁闷了……

2006-10-06

吃了吐,吐了吃

从坐在飞机上开始,就一直不舒服。
不知道是飞前就不该,还是飞时也不该,
捱到家,冲进洗手间,吐了。
连同早餐一起,吐了个一干二净。

等掏空了胃,洗干净了嘴脸,
又和爸妈一起去吃中秋饭,
继续把肠胃填满……

2006-10-05

美厨养成

据最近的一次做饭已经不知道多久。
当然,煮个馄饨、饺子、面条,
炒个鸡蛋、米饭什么的不算在内。

习惯了家乐福、沃尔玛之后,
再一次重新逛了菜市场。
看着各式各样的蔬菜、佐料,迷茫着。
思量着究竟做些什么好,盘算着这家那家的价格。
犹豫了半天,最后决定做个最简单的白菜鸡蛋。

买回来的圆白菜挑时已经尽量小了,
结果切的时候发现还是比菜板大了不少,
最后切了一堆,拿了好几个盘子装……

习惯了超市买回的菜,临下锅才知道要重新洗过;
刚倒下菜丝,被噼啪声唬住,考虑了一下才痛快地全都扔下去;
鸡蛋早已炒得完美(多年的结果),可白菜还没熟……

总之,经历了种种磨难,一盘鸡蛋炒圆白菜终于出锅了。
是役,经验值有所UP,也再次验证了:
我是一个理论学者~ :P

2006-10-04

游戏

下午坐在楼下健身的骑椅上,
看着附近住家的孩子玩耍。

没有道具,甚至连个树枝、石子儿也没有,
两个男孩就这样用他们的想象勾画着一切:
用手中的枪扫射,躲避着安置在地上的炸弹,
最后化作飞机,盘旋、俯冲……

看着他们就会想起以前的自己:
总是幻想着大院中的种种机关暗道;
花园中几棵灌木中间形成的中空看作是隐藏的秘密基地,
想象着它们的枝叶遮挡着人们的视线和阳光雨水;
从楼门前的斜坡上冲下来,体会着速度带来的快感……

或许我现在不会再做出那样的举动,
但是看着他们,我知道,
我的心还没有长大……

2006-10-02

飞上天的运气

每次坐飞机总是要忐忑一下,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不知道被分到哪里。
一般而言我总是很少被分在靠窗的座位上,
这次也不例外。
738窄小的3排座,我偏偏就坐在了中间。
两边虽然都是女士,但等起飞后更是不敢乱动了。

就是这样等待着起飞,好运气就来了:
左边的女士其实是一家三口坐飞机,
也不知道那换登记牌的怎么想的,把他们的座位给分开了。
于是他们想和我及右边的女士换一下座位。

结果嘛……我换到了个靠窗户的位子~~ :P

update:
回来的时候,又是个中间的位子,
但是两边的人都觉得挤,恰好后面还有空位,
于是他们都走了,就留下我一个人享用三个座椅~~
呵呵,舒服~~

2006-10-01

将来

因为又是自己出去旅游,
头一次,爸妈和我谈起了交朋友的问题。
他们说着,我静静地听着。

大意无非就是不会干涉,但是会提提意见,
要考虑工作啊、房子啊什么的。

我就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

探望

今天去看了奶奶,
自打她反复住院以来就再也没有去过奶奶家了。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突然有种例行公事的感觉。
似乎不是为了去,而是应该去。

有时很厌恶自己这种想法,但却无法控制。
迟早有一天,会有报应吧……

2006-09-30

万人空屋

上班路上,看到一大帮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过马路,似乎要去参加什么活动。
大街上,满眼的鲜花、国旗,还有好多戴着红袖箍的大爷大妈,以及城管、警察之类的。
街这边一群老太太在敲着腰鼓,扭着秧歌。旁边是一队鼓乐队。热闹的场面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终于,要放假了。明天大街上就该没这么多人了吧~

2006-09-27

一切如旧

老妈从天津回来,带回来一堆特产。
谈到购物,说起他们一行人,人手一支劳力士。
我听到这儿,心说,人手一支,该不会是……
就听她接着说道:才20元!

看来一切依旧啊~~

2006-09-25

七星伴月

吃到了惦念已久的哈根达斯的冰激凌月饼,
打开一看却发现和想象的有差别。
不过这东西嘛,就是吃个新鲜劲儿。

唉,有些怀念当初惦念的感觉了……

无心工作

最近每晚都会做梦,筋疲力尽。
真希望赶快放假啊!!

2006-09-24

夜宴,也不是晚饭

趁着老爸单位发的电影券还没有过期,
去看了这阵子沸沸扬扬的《夜宴》。
如果不是免费的话,我想我是不会去看的吧。

在网上早就听说了很多评价,
在加上之前的《无极》,因此没有抱着什么期望,
只希望能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完。

《夜宴》其实不是悲剧的,而是闷剧。
虽然编剧导演可能想拍些催人泪下的场面,
但是没有任何代入感的人物、表演,
让人觉得那故事真的离自己好远。

这类国产大片,画面音乐自是不必说的,
但我一直对越人歌及其舞蹈感到不太舒服。
对于这类历史背景的电影来说,又必要做成这样吗?
诚然,如果弄得太现代并不合适,
但是这种古怪的歌舞又是不是显得有些孤芳自赏,不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呢?

至于从一开始的点映就被人批评的台词,
本来以为整片都会是那种有些文言文的“古语”,
但实际上这些台词基本上都是出现在那些正式场合的,并不多。
而且,在“台”下,里面的人物还是会说些很现代(或者说冯式)的台词。
但这种反差,和导演想传达的感情交杂在一起,让人无所适从。


不理解,是不喜欢的重要原因。
为了权,也为了色,他夺取了王位。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他铲除了异己,还要除掉自己的侄儿。
对婉儿,他戒备、试探,在江山美人之中摇摆。
但是毫无征兆的,他却因为婉儿的背叛失落的服毒自尽。
这种转变也太突然了,我甚至找不出来让他转变的原因。
如果非要找,也只能在剧外慢慢的联想。

至于中心人物婉儿,我只能说:那就是个迷……
她时而爱王子,时而迷权力,
时而不舍的与叔叔欢好,时而冰冷的放下毒药。
如果谁能知道她心里的想法,那我就钦佩的五体投地了。

最后,其实那把匕首是谁从何扔来都不重要的,
因为总会有一个人继续着这轮回。

不是偷,是窃

中午去桥香元吃过桥米线,
因为每天中午那里的生意都很不错,
像我这样一个人去吃的,只好厚着脸去别人桌拼了~ :P

这次那一大桌人基本上都吃完了,
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聊,于是就偷听了一回。

听上去像是一帮北影的学生在自己拍短篇《一个文科生的下午》,
(很容易让我想到KD,虽然她的专业应该不是做这些……)
一会儿说什么反光板,一会儿说什么回学校剪辑(用了个专业词,交什么的),
貌似里面需要个盲人歌手一角,
于是讨论怎么弄个墨镜,看他们自己手撕纸涂黑,
我都差点儿忍不住想帮他们一把。
(有时候觉得道具师也是个挺有意思的职业
亲手创造出很多有的没有的东西)

听了半天,发现这部影片有3个主要人物(我只听到了这3个~ :P)
文科女生(好像是女主角),
某男生(好像和女主角很好?!),
某时尚白领女性(和男主角是发小)。

如果这个白领和男主角是发小,那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年龄差距……
这个剧本很有多角关系的潜力啊,
不过题目是一个下午,所以不知道能拍出些什么。
现在中国缺的就是好剧本、好编剧了。

素食之旅

吃腻了成都小吃、肉夹馍、炒片儿,
中午和同事逛荡到胡同尽头的一家素食店去尝鲜。
对于我这种没肉不行的人来说,
对于这种素食店还有有些畏惧的,总是担心吃不好。

打开豪华菜谱的时候,
(说是豪华,因为菜谱很厚,
每个菜都配有照片,恐怕是怕人误会……)
我再一次确认了没有进错店,
因为N多菜看上去都和平时吃的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很多海鲜什么的,比如只要25元一道的鲍鱼~ :P

看来看去实在不知道吃什么,也因为那里的菜都相对比较贵,
研究了半天只点了个铁板串烧、面筋三菇和炒饭而已。
大家的意见,也就那个铁板比较好吃,
而且还不是因为菜,是那底下的烧烤汁……
说到底还是吃不惯那种素食,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吃的时候,
尤其是那个面筋三菇,总是感觉有股奇怪的味道。
而且那些仿肉的东西,特别是仿虾仁的东西,
看着就让人没有胃口……

看来以后就算是来了,
也还是老老实实的点些纯粹的蔬菜比较好~

2006-09-22

嗯那

在路口等红灯的时候,
听到身后有人说one, two, three, four
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原来是一个人带着他只有几岁的小孩复习英语。
只听那孩子念道:
爱,(张望了一下,没看到周围有什么醒目的字母I啊)
壁,(也没有看到有什么IB的牌子)
C,(念到这里听出来了,原来是要读A、B、C)
德……(听到这里差点儿笑出声来)

虽然后来那个父亲试图纠正过来,
不过那娃儿还是没改过来。
我要是他英语老师,肯定已经无奈了~

2006-09-21

良辰美酒

前阵子正好赶上日子比较好,
因此时常能看到结婚的车队什么。
周末和爸妈出去吃饭,
结果那个馆子的大厅一多半都被划作婚宴用,
我们只好去包间吃了……
当然,是和别人一起用~
还有,某次下楼上班,
电梯里一个小女孩捧着一大束鲜花,
我还在纳闷是怎么回事儿。
出了楼门,就看见她向外跑去,
远远的有一群人,穿得西装革履的,
还有人在后面拿着摄像机拍照。
顿时心里紧张了一下,
还以为是某领导来,居委会什么的安排个小孩欢迎。
等那群人走近了,才发现领头的胸前别了一朵小红花,
花上还垂着一张红纸片儿,
上面用墨写着两个大字:
新郎……

2006-09-19

化蝶

很奇怪,最近梦到KD两次。
最近的一次,还有些印象:

在北京常见的那种4、5层楼的居民区中,
顺着楼梯爬,就能看到她的房间。
不大,也就两个房间,一个放满了一张床,另一个则放了电视沙发什么的。
不知道为什么她那里竟然有wii,看着她(也可能是我自己)玩儿了好一阵。
后来就聊天,说起她的妈妈,
本来是语文老师,却被聘到政府中工作,还忙得没法再回去教书了。

如果说梦到wii是因为之前在看任天堂新主机wii的宣传片的关系,
那梦到KD还有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每个梦都那么真实,就如同在异世界穿梭一样呢?

标准

老爸去探望奶奶回来,说起他们聊天的内容,
貌似奶奶在病房的时候已经替我想好另一半的标准了:
1、年龄要20几岁。(因为她预计我要耗到30多才结婚,所以这可不是一般的20几岁啊……)
2、要像我妈当年那样漂亮。(这个……我好像只见过一张我妈年轻的照片,真说不好是个什么标准)
3、脾气要好。

嗯,就算是个预言吧~ 不知道以后回顾时会有怎样的感想……

絮叙序

突然新增的工作,一下把空闲的时间都挤没了。
就连难得想写些什么,时候一过,也都记不清了。
姑且慢慢的回忆吧……

2006-09-11

一风吹而知秋

昨天开始的大风,一下把气温降了将近10度。
突然之间有了秋天的感觉。
不仅仅是因为冷了,
还因为大风把一直笼罩在北京上空的污浊吹走了。
天空一下变得蔚蓝。直到这时才能明白什么叫秋高气爽。

但是风不只是吹走了天上的污浊。
为了迎接奥运,到处都在改造,
整个东四大街所有的店面都要重新粉刷,弄成那种灰色的仿砖墙。
于是,大风吹过,飞沙走石,无处躲闪。

我的眼镜因为抬手挡风被碰掉。
沿着街边走了两三趟才找回来。
可发现它时,镜片已经被人踩裂了。
想来它虽跟我时日不长,但也是经历过风吹雨打,
任凭如何摔打,也不会有一丝损伤。
没想到啊……

抱着重新花个五六百的心情,去了眼镜店,
没想到可以只换镜片,比预计的少花了近一半,也算是幸运了。

唉,现在手头只剩下那么点儿钱了,实在是怕出个什么事儿啊……

2006-08-27

无言的微笑

因为家住顶层的关系,曾经爱玩儿这样的游戏:看着面板上亮着的楼层,猜测着电梯里的其他人是在哪里下;有时甚至联想,如果我们知道哪些日子有人要死,但是不知道是周围的谁,该是怎样的一种“死神游戏”。会这样对死淡漠,或许也只是因为死亡离我们很远吧……

一直就知道响的父亲住院了,而且还很严重,但前几天听说病危,还是很震惊。赶到医院的时候,看着曾经魁梧的她的父亲如今已瘦得不成样子,唯有肚子胀鼓着,心里凄凉。

我呆呆地坐在床边,不知该说什么。已经察觉到了什么的他,嘱咐她们往后要好好照顾、孝敬他母亲。而她们笑着让他不要乱说,好好养病。几次,他的手伸向旁边,轻唤着母亲,直到被紧紧握住才安静下来。而我,只是呆呆地坐在旁边,不知该说什么,却早已模糊了双眼……

一天后,收到响的短信,不多,只几个字,他走了……

第一次,感觉死亡是如此的近;再一次,知道我不是淡漠如冰。希望响和她妈妈还有他的母亲能挺过这一难……

2006-06-07

秘籍

下班回家,发现在路边的某极富中式建筑风格的中式餐厅前,站立着一位身穿标准水手服的女子……(莫非是隐藏的,有中国特色的Maid Cafe?)

2006-03-26

做梦,
梦见自己又玩儿起了魔兽世界,
自然之怒和缠绕变得异常好用,
连连消灭了无数骷髅,甚至boss,
奇异的景色和壮观的队伍,
就像是在梦中一样。

梦见了美味的自助餐,
那诱人的主菜和精美的甜点……
莫非是因为最近每天鱼香肉丝、炝炒洋白菜? :(

修行

东城的午餐实在给人很彪悍的感觉,
且不说那不锈钢的餐盘和汤碗有好厚,
就连筷子也是有点儿分量的不锈钢的,
还是放在M那种放吸管的盒子里。
忽然觉得有点儿那种练功的样子,
要是长此以往,
说不定会成为外家高手~ :)

2006-03-21

无归

为了以后骑车上班,
让老爸帮我把放了一冬天的自行车推去整整。
晚上回家后听说,
往后家门口的那些修车摊儿就要没了,
而且估计也不会再有了。

原因嘛,
似乎是政府为了某些不知的原因,
要求这些修车摊儿办证、上税。
本来也没什么,
但是,
一个什么什么证(修车许可证?)办下来要500——1000元,
之后,每个月要上缴200——500元的税!

我不知道在大街上修车能挣多少,
但想来不会很多,毕竟大部分都是几毛几分的利润。
大道理懒得说了,
前人也早就说过了,
苛政猛于虎啊……

新“老”员工

前阵子,部门招了个新员工,
女的,研究生。
仗着自己比我大两岁,
总是把我看做小弟。
聊天时,还说起她留学时,
好多“小弟”照着她,
还有她的“小”男朋友……

有点儿不理解,
为什么有人不过只是大一两岁,
甚至只是几个月、几天,
就总是摆副大姐的样子,
而另一方面又哀叹自己年岁以高~

搬家

因为客户的要求,临时搬到东城上班了,
一下子离家近了许多,
每天如果骑车的话,也就5分钟左右的路程吧,
这下能剩下不少的车钱了~~

但是公司的其他同事抱怨了,
他们的家原来离公司近,
这回变远了,每天还要走1个小时。
等于我与他们调了个个。

不少人开始互相计算每天要几点起床,
还有人说要不让单位弄个班车什么的。
(当然,也就是一说,单位当然不会给配)
还有人说,我可是捡了个便宜。
我只能无奈的苦笑。

不禁感慨,
我每天花一小时上班,都将近两年,
你们这才一个月,有什么好抱怨的,
别吃了点儿苦,就跟什么似的,
还有人比你们更苦。

人啊,
只看到别人得了便宜,自己一点儿亏也吃不得……

2006-03-18

跳动

突然的,胸口憋闷着,
心脏又一次承受着压力。

许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2006-03-11

吉屋出租

从要出《Rent》的电影时就很关注,
但因为比较忙的关系,直到最近才看了它。
我总觉得电影多少沾了百老汇歌舞剧的光,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欣赏。

虽然我并没有看过歌舞剧版,
但是看了电影就和看了歌舞剧没什么区别。
可能是歌舞剧太成功的关系,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和歌舞剧唯一的不同就是可以自由的移动视角。
不多的场景变化,人物的对白绝大部分用唱的方式,
看着它,有一种在看当初金·凯利
(是Gene Kelly,可不是Jim Carrey哦,
国内在这两个人的中文译名上很是混乱)
的歌舞剧的感觉,
毕竟音乐是很直接的调动情绪的方式。

一部描写上世纪(听上去很遥远)八十年代末的美国的故事,
里面就提到了艾滋病、同性恋、异装癖、双性恋等等敏感的话题,
想到前几天听《锵锵三人行》里,
说中国电影落后中国社会至少20年,
也只能点头赞同了。
究竟为什么会落后,
改革,开放,
似乎还没有进行得彻底……

三月雪

早上出门的时候,
天上稀稀落落的飘着点儿雪花,
但没几分钟就停了。
车上的天气预报说,
今天的天气是多云转晴。
不禁笑笑,现在的天气预报真是只能一听了。

中午吃完饭,
母亲突然说:“好大的雪!”
扭头看窗外,才发现
不知何时外面已经是漫天飞雪。
雪花在天上,犹如棉絮,
仿佛不知是哪里的淘气孩子在用鹅绒枕头打仗。
这景象别说是三月,就是在冬天也是很少见。

心里盘算着这雪会下多久,
转眼间,天晴了,
太阳、蓝天,似乎在告诉我们刚才只不过是幻觉,
只有湿湿的地面提醒着我,那一切都是真的~

2006-03-08

525,600 mins

今天三八,
单位的女同胞们下午的时候就差不多都走了,
虽然剩下的男同胞们也不少,
但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儿空旷。

昨天路过联想桥的时候,
发现前几天还在施工的牌子已经立了起来,
上面写着“三八妇女节快乐”,
不禁感叹其高效率。

自从转入开发组,
再也过不上当初清闲的日子了。
早上七点多醒来,头痛,
想起还没有完成的任务,满脑子都是代码,
晚上吃完饭、洗漱完,已经将近十点,
哈欠连天,迷迷糊糊,
再弄些别的事儿,日历已然是第二天。

我知道和别人相比自己这样算不了什么,
可是对于我已是极限。
所以我很佩服那些每天只睡5、6小时的人。
所以现在都是打的上班,尽量的压缩路上的时间,
争取多休息一会儿。

但看着账目上已经能抵过在外租房的打车钱,
我只能无奈的叹息,
年初曾经计划逐渐开始恢复骑车上班、周末锻炼身体,
这些已经是mission impossible

这样的日子要持续多久呢……

2006-02-26

衣不如新

花时间把积压的电影看了: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但看得不是很痛快。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讲述的是在麦卡锡时代,面对种种威胁、危险、压力,
一群新闻工作者坚持着他们的公正的故事。
只可惜像这样的影片都有很强的时代背景,
像我这样不了解美国近现代史的人,
看着里面出现的人名、事件,
常常是模模糊糊的,不是很能明白其中的关系。

抛开这些不说,演员的表演是不错的。
或许是为了更有感觉,整部影片基本上都是黑白的,
而演员的选择也很有那个时代的感觉。
(究竟是什么感觉不好说,
但是男主角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气质,
真的很吸引人~)

2006-02-24

我不知道该如何写它,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也还是让人难受……

昨天打车上班路上,
突然发现在马路中间躺着一只猫。
棕黄的毛,
张着嘴,在那里喘息着,(这就是所谓的奄奄一息吧……)
很明显,它,被车撞了。

司机看到它,马上减速,打了方向盘避开。
可是就算我们让开了,
在这上班高峰时段,
其他的车呢?
看着马路上飞驰的汽车,我不禁担心起它的命运来。

今天上班,还是走的那条路,
老远,我就看到了它,如果还能称之为它……
我真的没法去形容,
甚至觉得把这写下来都是如此的困难。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但我宁愿去认为是在晚上路上昏暗的时候,
虽然这其实也并不怎么样。

车从它旁边驶过,
我突然觉得头皮发麻,
一阵恶心涌上来,
但因为早上什么也没有吃,
什么也没发生。

我想,
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不会再走那条道了……

2006-02-14

方糖

在出租车上听音乐台的广播,
听到里面的新歌,暗暗评价了一番,
等到最后主持人说出乐队的名字,我才大吃一惊,
没想到就是高中同学所在的那个乐队~ :)

虽说以前他就宣传过,
还鼓励我们去听,哪怕是通过BT下载(汗啊,还有这么宣传的……)
可还是吃惊不小。

在新东安商场闲逛,
第一次看到空荡荡的商场。
大部分的店位都挡着板子,还在装修,
就连地下热闹的卖特色小吃的地方也什么也没有了。
这么空的商场还真不习惯啊~

在馆子里吃饭,点了只烤鸭,
服务员问我们要普通的还是要精品的。
问有什么区别吧,
回答是,精品的就是把皮和肉分开来……
拜托,就算是改良,也没见过这么改良的吧~
按规矩,应该是尽量每块肉都带着皮才对嘛~
(有个别地方因为没肉或没皮的除外)
现在这些开餐馆的,
放辣椒就叫巴蜀风味,
带海鲜就叫潮粤风味,
真是一点儿专业精神也没有了。

2006-02-13

圣诞快乐

法国电影展又来了。
这次来的电影感觉没有去年在电影资料馆的那些有意思。
但还是有一部吸引我的,
那就是《Joyeux Noël》(圣诞快乐,又译作今夜无战事)。

提前一个小时买票,却买到了倒数第三张,
差一点儿就看不成了,
不过位子是在角落了。
很多人或许都不喜欢角落的位子,
但是对我而言,
只要不影响观看,角落还是不错的,
因为可以减少很多旁人的打扰。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说到一战,
我想到只有壕沟、阵地战、机枪。
(那时刚发明机枪,而对它的评价就是,
就像收割麦子一样的将敌人打死。
这足以证明那时的残酷)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相遇在这里,
国家的荣誉、生活的理想、活下去的渴望,
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但是又是如此的突出。

尽管里面不乏一些让人会心一笑的镜头,
但却是让人无奈的笑。
因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注定了这些人最后的结果。

顺从的人是悲哀的,
抗争的人是悲哀的,
战争,注定了没有胜利者。

Prayer

前几天响突然回来了,
虽然之前她就说过今年就回国,
但是如此得迅速还是让我吃惊不小。

今天下午接到她的电话才知道,
她之所以这么快回来,是因为她爸爸病了。
肝癌,晚期,据说是最严重的透析性肝癌,
虽说明后天还要做个CT,但是预计是撑不过今年的了。

因为从小学就和响认识、熟识,
她爸爸我是见过的。
今天提前下班去医院看望她父亲,
没有想到,以前那个高大壮实的人瘦成了这样,
连她母亲也比以前瘦了。

病房里说着笑着,
走出病房却沉重的沉默。
她抽着烟(为了她父亲,已经少抽了许多),
向我说着病情,
而我只能就这样静静的听着。
很想尽可能提供些帮助,
可是已经这样了,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没事儿,只要我爸出殡的时候你来就行了。”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响对我说,
在她回来前,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朋友送给她一个十字架项链,
并告诉她,主会保佑她的父亲。
在她戴上那项链后,她的回家之旅就异常的顺利。
以几乎4折的价格买到了当天飞回北京的机票,
托运时,阴差阳错的免费托运了三箱行李,
国际航班提前半小时到达。
更神奇的是,
对金属过敏的她,
知道她赶到父亲的病床前,
她的脖子上才开始有过敏反应。

这就是所谓的奇迹,或者说是神迹吗?
一直在思考,
为什么会有小孩子信仰宗教。
在我看来,只有那些经历过一些事情的人,
才会真的、虔诚的去信奉……

2006-02-12

闹一闹

元宵节,也是允许放炮的最后一天。
和家里出门吃饭的时候,大街上已经有人放了。
等到吃完出来,感觉比除夕夜还要热闹了~



鞭炮、二踢脚、蹿天猴,还有好多说不出名字的炮、花,
近处、远处,花花绿绿,看着,
震耳欲聋,听着,
刺鼻的火药味,闻着,
依稀的,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大院的生活。



那时候,大家聚在7号楼楼前的坡下,
放着炮,打着灯,纵情的。
要是赶上放礼花,
远远的看着礼花兵装填、发射,
仰着头,看礼花把天空画上各种图案,
追逐着从天空降下的降落伞。
那真是怀念啊~

2006-02-06

姗姗

出乎意料的,
从早上就开始飘起了雪花,
待到快中午的时候,已经成了鹅毛般的大雪,
以至于也就能看到远处一两百米远的景物了。

中午趁着吃饭的工夫,
旁若无人的踩着、踢着、跳着,
就差没躺着了~~ :)

不知道这是不是这个冬天最后一场雪了,
但我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冬天。
(虽然节气上讲已经立春了……)

2006-02-05

久别

zelda回来实习的日子快结束了,
在她回去前,大家聚了一下。

老远看到她在咖啡馆门口站着,
感觉比以前高了,瘦了。
虽然网上见过比较新的照片,
可是真见了面,还是不太敢马上打招呼~


因为她和rita恰巧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四大之一,忘了名字了),
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她们聊。

夹杂着好多的英语,
还是她们工作方面的,
有点儿晕的说。
(不太好意思,大部分的单词我只能靠猜……
不过也大概能猜个意思来)
这个时候才比较深刻的体会到,
什么叫做隔行如隔山。

北京又开始降温了,
据说晚上会有小雪。
不过估计八成下不下来……

坐车的时候,
司机师傅聊天,
说起当年(69年的时候)
北京城三月的时候还下着鹅毛大雪,
把棉鞋都冻得老厚。
想想现在,恐怕再也见不到这景象了。
(今年开始可以放爆竹了,算是一种补偿吧!?)

2006-02-02

恍惚中,哭了,
泪流满面地从梦中醒来。

梦中的他,死了。
为了他那不懂事的孩子,死了。

我看着他,
看着他那依旧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而死的孩子,
他的手依旧紧紧掐着我的喉咙。

泪水打湿了枕头。

这也是梦吗……

2006-01-31

Rebirth

总算活了过来。
除夕夜肚子就不太舒服,
终于,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后,
吐了,吐得一塌糊涂……

带着不安分的肚子,
裹着厚衣服,盖着被子,
忐忑不安的躺下睡了。
不敢有一丝动静,
生怕招惹了它。

醒来后量体温,38度。
就这样,大年初一、初二,
我就是在这样酸软无力的状况下度过的。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
这场病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2006-01-28

年三十?二十九?

凌晨,还在睡梦中的时候,
外面就放起了爆竹,
半梦半醒的继续躺在床上,
我知道,终于到时候了。

一天的爆竹声就没有停过,
估计今晚更是没法睡了吧。

突然不知道晚上该干什么了,
除了吃饺子。
看春晚?八成没劲儿。
上MSN?估计都没什么人。

又是一个平常的春节~

《霍元甲》归来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霍元甲》,
不仅仅是因为宣传的,是李连杰的最后一部功夫片,
更多的是因为这部片子讲述的是精武门的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
看完后总觉得片子的结构安排得有些不平:
早年年轻气盛的描述很长,打斗也都很暴力,惨不忍睹
(最后和秦爷打斗的部分,太狠了,看得都有些觉得不舒服);
后来流落异乡,感悟做人练武之道的部分相对又短又快
(感觉他没待多久就莫名其妙的感悟了……);
最后在擂台上连胜4国高手,又让人感觉看得不够过瘾
(是不是为了显得霍元甲很厉害呢?
不过擂台上也没什么道具,也真是为难武术指导了)。

看完后细细品味:
片中,霍元甲要离开村庄,回去祭奠父母时,
打算告诉那个女孩自己的名字,
女孩说,“I don't care whom you are, where are you from”(借句歌词~ :P)我只知道你永远都是那个阿牛
可是霍元甲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这时,女孩呆住了几秒,
然后用手仔细得摸了摸霍元甲的脸。

或许她明白:
当他说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
他就已经不会再回来了吧……

在影片将近结尾的时候,
邻座的突然说了一句“陈真该是快出来了吧”
彻底被他打败了……

PS:
很奇怪,明明戏份不多的那个半盲女,
(她自己说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所以不是瞎吧)
在最后打演员表的时候,竟然排在第二位……
太诡异了~~~~

2006-01-27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
部门的大部分人都走了,
只留下零星的几个人还在工作。
(那也是因为他们做的项目时间很紧的关系)
路上的车越来越少,
估计到年三十那天应该就没几辆了吧。

离春节越近,就越没有工作的心情。
这周的几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怠工。
(其实也说不上是怠工,因为确实没什么事儿可以做)
总想好好的休息,
让身心完全的放松下来。

刚才听经理助理说,
春节加班的名单定下来了,
我在其中……

唉,我也好想买个火车票到外地去,
远离这个地方……

2006-01-25

希望在哪里

做了这几天的开发,发现现状和当初上学时没有什么区别。

《人月神化》的故事学计算机应该都知道,
就算不知道,当初老师也应该建议看过。
究竟为什么终究是个神话,
前阵子看报纸时,看到一个外国人说的,感觉很形象。

大意是:
很多人以为软件开发是,越多人效率越高。
那是他们以为软件开发如同盖楼房,是个体力活儿。
但实际上,软件开发就如同绘画一样,是个创造性劳动,
不是人越多,画得越快的。

在我看来,这也还是不太全面的。
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生命周期)来看,
分析、设计,应该是属于画画类的,
而编码应该是类似于体力活儿的。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需要的是不同方面的技能。

曾经有人说过,编程应该是严谨的,
就如同做一道数学证明题,证明你的程序是没有bug的。
(当然,这是个理想状态)
这里所说的编程,我觉得更侧重的是设计。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比较合理的开发过程,
设计阶段应该是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的。

社会分工的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软件开发过程的细化也应该会达到同样效果的。
可实际呢……
所谓的设计仅仅止于概要设计,
至于详细设计仍然是编程人员自己边写边想,太多的随意性……

这里不得不说说软件外包。
我遇到的,接触过外包的同事和同学都会提到,
给日本人做外包的时候,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
大部分设计的东西都已经在日本做好了,
他们只要按照设计的去写代码就行了。

抛开什么“日本人觉得中国人做设计不行”之类的看法不谈,
这种做法实际体现了工作细分的原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像盖房子,有人画设计图,有人砌砖瓦。
什么时候真的能细化到这样,
那剩下的就什么都好说了。

2006-01-23

给点儿专业精神吧

M里越来越多的能看到那些四五十岁的服务员了,
本来嘛,这也是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可是为此也不能降低了服务水平吧……

今早去M买餐,点了个那个麦香饼,
因为刚好架上没有了,我就在那里等着他们做好给我。
这时候,就看那个接待我的服务员(一位阿姨级的)
开始异常专心的擦柜台,擦完柜台擦后面储物柜的门,
全然没有注意后面做好的麦香饼,
等她注意到了麦香饼,递给我,
我发现,她没有给我最近M优惠活动的红包。

本来就这些也没什么,
可是等我拿回家要吃的时候,
里面竟然没有配麦香饼吃的果酱、黄油、还有刀叉……

我是彻底被她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