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
今生第一次,也希望是最后一次相亲。
若不是洋坚持,我恐怕连去都不会去。
就这样坐在对面,我连笑都那么的虚假。
看她们有说有笑,
但每句又都刺痛我的心。
好几次我都想起身直接回家……
终于捱到了结束,
在犹豫间没有选择送那女孩回家。
凭心而论,还是挺好的人。
可惜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也配不上她。
更重要的是,我实在没有那个心情……
走在下着小雨的马路上,
发觉生活给了自己太多的枷锁,
以至于连想要放肆一番都要考虑再三。
just another weblog
晚上请月和婷吃饭,
因为都是很熟的朋友了,
所以也就无所顾忌的瞎聊。
不过,可能是这个年龄且单身的关系吧,
话题不知不觉又扯到了感情方面。
从相亲的态度,对对方身份的看法,
到婚后生活,婚外情,
连我都觉得,
能在餐厅这种公共场合大谈这些,
还真是有点儿不可思议~ :P
饭后陪着她们逛街,
由此发现,不是我不爱给自己买,
而是我能看上的衣服实在不多啊~ XD
不过也有可能还是看衣服时的想法不对,
貌似女生挑衣服,
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同其他衣服搭配。
而我一般只是独立的看衣服……
在鞋店,月指着一个鞋跟超高的款式说,
她单位附近那些看上去不太正经的女人都喜欢穿这种。
话刚说完,就有一个人拿起那个鞋看……
我们立马强忍着,
无声无息的走出了商店,
然后爆笑~
本来打算下午的时候去三味书屋听听讲韦伯的,
可惜太困,一个午觉起来,早就过了时间了。
于是直接去北展剧场看品冠的演唱会。
说到演唱会,
除了当年在工体馆看了场Michael Learns To Rock的演唱会,
再也没有看过别的,所以还是有点儿好奇的。
可能是因为北京各大场馆都在为了奥运装修的关系,
这个演唱会在不大的北展剧场举办,
不过也算是有了可以更近距离观看的方便~
说实话,
品冠的歌我听得不多。
大部分都是在大学的时候跟着室友听而已。
不过这也不影响我随着那些狂热的歌迷一起尖叫、摇摆~
这次品冠请来了五月天的阿信、梁静茹、李宗盛,
当然,唱了好几首他们的歌。
(梁静茹和品冠在交往吗?
为什么感觉他们好像很亲密的样子,
而且那些歌迷管品冠叫老板,管梁静茹叫老板娘?)
很难想象,
品冠已经三十了,
而这也是他的首次个唱。
在整场的最后,
他哭了,
以至于连歌都无法完整的唱下来。
大家站着,
鼓掌着,
喊着他的名字。
幕闭了,
灯亮了……
离毕业考还有一周的时间,
得知洋现在和我姐、颜住在一起,
于是想要打听她的消息。
看到刘霄,于是走过去,
小心翼翼的,不想让人知道我和洋相识:
“你知道有个女孩和颜住在一起吗?”
“不太清楚,你还是问问你姐吧。”
说着刘霄指了指那边的房间。
看到晓蕾正在收拾东西。
“你什么时候期末考啊?”
“就这几天了。”
我拍着她的头,笑道:“看样子胸有成竹嘛。”
“就那么回事儿了。”
说完,她拨开我的手,继续忙她的去了。
站在房间门口向里面张望着,
想看看我姐在不在,也犹豫着该怎么开口。
从背后冲进来几个孩子,
围着床边叫喊着、闹着。
本来坐在床边的姑姑注意到了我:
“有事吗?进来说吧。”
“不,不,没事的。”
我匆忙地退了出来。
在客厅溜达,看到了我姐,
“姐,是不是有个女孩和你住在一起。”
“是啊。那个女孩真的很不容易,那么的拼命。
那个人突然地离开,只留下了个房子,再无音讯。”
说着她递给我一个房牌。
“不容易?你是指她工作,还是说生活?”
我接过房牌,前后翻看着。
这是一个普通的房牌,
不过却告诉人们它的持有者在那边有着一套高档的公寓。
牌子的背后写着所有人的姓名和住址。
所有人的姓名已经有些模糊,
我费力的辨认着:“李……晓?不,李榆!”
这个名字是如此的熟悉,但我不敢确认到底是谁。
我满脸疑惑的抬起头,看着我姐。
“对,”她看出了我的表情,缓缓的说道:“就是你舅爷爷家的那个人。”
我一下子呆住了,
随即希斯底里的大吼着,咒骂着,
想让全屋的人,不,想让老天爷听到我的声音。
在房间那头的餐桌,
我爸问道:“你吃辣的吗?”
醒了……
在网站上偶然看到意大利使馆晚上放电影,
于是一下班就急急忙忙的赶过去。
没怎么来过三里屯这边,
没想到所谓的酒吧一条街并不是很长,
也没想到这里离使馆区这么近。
在胡同里寻找东二街,
发现胡同的神奇:
明明是相邻的两条街,
一个灯红酒绿,夜夜欢歌,
另一个却是幽静的市民生活。
有种错位的感觉。
经人指点才找到意大利使馆。
(网上的地图都太旧了,东二街已经只有朝向三环的一个入口了)
没有想象的大,文化处的房子也和网上的图片不太一样,
不过感觉非常好。
门前的小院子里,一只肥猫慵懒的坐在那里,
它也不怕来往的人,享受着别人的抚摸~
这次的电影名字是《Along The Ridge》,
(因为是意大利的,所以不知道意大利语,只记得了英文译名)
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虽然只是个孩子,但也明白道理,
但也敏感、害羞、倔强、真诚。
那个小时候抛弃他们姐弟的母亲回来后,
他对他父亲说:“她还是会走的。”
当母亲突然造访他的班级,分给同学糖果,
看到同学羡慕的目光,他是骄傲的。
当母亲接到陌生的电话,当她和陌生男人说话,他怀疑着。
直到最后发现空无一人的房间,他只是把感情埋藏在心里。
但在最后收到她寄来的照片时,他终于哭了出来……
他喜欢足球,但是他的父亲想让他学游泳。
他偷偷给喜欢的女孩递纸条,但最后却没有承认。
新搬来的邻居的和睦家庭让他有些羡慕。
在他父亲的心情处在低谷的时候,他最后选择了陪在了他的身边。
太多的细节了,
我看着,深深的体会着。
我觉得我能理解他的感受……
大连究竟是怎样个城市?
我不知道。
论自然条件,
虽然大连金石滩的海滩很长,
但是同青岛的一浴、二浴相比,砂石太多,
我甚至不能想象用它堆沙堡的样子。
至于海鲜,
因为去的不是时候,也就不评论了。
论人工、历史,
我所看到的大连有太多现代的痕迹,
新起的一座座高档酒店、别墅,
翻修的仿欧式的建筑,
除了一点儿特意留下来的有年头的东西,
已经看不到什么历史了。
(上海被宣传的最多的是它经济的发展,
浦东的现代化大厦之类的东西。
但是在它的老城区一样能找到很多有历史的东西。)
那么大连究竟靠什么吸引人来呢,
更重要的是吸引人再次、三次的前来呢?
我有些困惑……
虽然头一天走得我两脚发疼,
可还是一大早就醒了睡不着。
网上看到有人说接到什么骚扰电话之类的,
还好我没有遇到,要不然都不知道怎么应对。
退房离开的时候发现,
不知谁在门缝下塞了个名片样的东西…… -_-||
去俄罗斯风情街,
和料想的一样,
就是个买东西的景点罢了。
随便看了看就离开了。
去火车站坐快轨到金石滩。
可能是前天的疲惫还没消除,
也可能是金石滩的人造景点不吸引我,
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只是坐在游览车上,
走马灯似的从一个景点坐到另一个景点。
最后也就转了两三个小时就又坐快轨回到了市区。
继续溜达,却又不想再溜达。
在大连转的时候一直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女骑警,
抱着碰运气的心情走到了人民广场,
当然,一样是没有遇到。
不过,女骑警没看到,女警倒是见着了。
(区别就只是没有骑马而已啦~ :P)
穿上跟鞋,个头和我差不多,
马裤很高,显得腿很长,
走起路来和模特似的。
不禁感慨,在大连当个女警还真不容易啊~
早上、中午都没有吃饭,
实在捱不住了,
钻进上岛咖啡点了个套餐和咖啡来填饱肚子、休息脚。
我开始怀疑我究竟是不是适合旅行,
因为貌似每天的活动界限也就六七个小时而已,
过了时间,身体就又累又困的。
就这样,在上岛坐了一个多小时,
靠玩儿游戏来打发时间。
最后打车到机场,准备回家。
头一次来大连,
虽然以前一直都听到关于它的评论,
但对它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拿到大连地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大连并不大。
不禁有点儿庆幸,
一个周末的时间应该可以大致的转一圈了。
不同于北京、上海等城市,
大连没有那种定期发车的机场bus。
可能是因为本身城市就不大,
而且机场离市区很近,
打车也才十几块钱的关系吧……
因此大连的机场bus是看坐的人差不多了就发车,
路线也因你去的地方而很随意的那种。
(说实话,感觉有点儿像是小公共~)
乘车的三人中有个MM,
和我差不多,也是周末的时候来大连玩儿两天,
不过她最后要和家人汇合的。
闲聊了几句,不禁惭愧起来,
同样是自己出来玩儿,
她是把主要的景点、路线都记在心中了,
而我基本上是虽然看了,但最后一点儿都没记住……
反正我也就是很随意的走走,
不用陪人走,也就不用自己给自己当导游了~ :P
花了些时间找住的地方,顺便也研究了一下地图,确定了怎么溜达。
初到大连就会发现,大连有很多广场,
什么人民广场、中山广场、星海广场。
大广场是真的很大,
不过有很多所谓的广场,其实和街心花园差不多大小,
有的还没有熊猫环岛大呢。
在中山广场周围,保留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
其中的大连宾馆很有气势,
尤其是大门前的伸出的那个用来接客挡雨的东西,
(我不知道该怎么叫它)
给人的感觉非常好。
从中山广场往南不远,就能看到中山医院了。
绿色的林荫道和花园,有些发灰的红砖墙,
不同于现在的那些看上去冷冰冰的医院,
中山医院看上去就是个疗养地似的~
本来是想去南山风情街的,
但因此发现了七七街。
完全被两侧树荫遮盖的道路,
零星的路人,不多的汽车。
很难想象这条街就在中心商业去附近。
不仅仅是那种静的感觉,
走在那里你就会被两侧的建筑所吸引。
路北全都是那种很古老的小洋楼,
两层外加个阁楼,阳台挂晾着衣服,门前的院子种满了鲜花。
不过因为年久失修的关系,这些房子已经有些破旧了。
而在路南,是一排新建的欧式风格的小别墅。(不过大部分没人住)
就这样,路两侧的建筑相互呼应,
给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又多绕了一圈才发现,原来南山风情街和七七街是相邻的。
那些新的别墅就是南山风情街的一部分……
真搞不懂,建一堆别墅当景点游览,这种房子谁会买啊。
自己住家里,门外一帮人在看,像动物园一样~
(另,七七街也写作“柒七”,那如果是“染九”呢?:D)
绕了一大圈,搭乘大连特有的有轨电车去海之韵广场。
大连的有轨电车有三条线路,
去海之韵的这条是唯一的一个保留原有样子的。
(剩下的两条,电车都是很现代化的那种)
我曾经以为它是像电影里那样,慢慢的在路上开着,
想要坐车,就跟上它,
抓住车外侧的把手,轻轻的跳上去就可以了。
结果发现我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 -_-||
不过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海之韵广场是沿着海边修建的,(好像是废话)
因为有一段路是十八盘山路,所以有不少自己驱车前往的。
这几天海上有雾,看得不是很远。
不过远远的还是可以看到小岛的山以及轮船的上半部,
但船的下半部笼罩在雾气中,
我觉得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传说中的鬼船都在大雾中出现了。
如果不上十八盘,租个自行车走的话不是很远。
路上看到不少拍婚纱照的,还有骑双人自行车的情侣。
因为是骑车,差点儿错过了海豹池。
在水池里有十来只斑海豹,
人们可以买点儿小鱼喂它们,顺便逗它们给你转圈拍手什么的。
恰巧赶上一对新人在这里拍照,
于是免费的看饲养员让表演些亲嘴之类的小节目~ :)
邻近日落,因为一直在走,体力也有些不支,
于是打车从海之韵到著名的星海广场。
从城市的最东头到最南头,
一共也才不到30元(后来发现,大连的出租车是每公里2元),
由此也可看出大连之小。
号称大连最大的广场,星海广场,
从这头走到那头要花上至少十分钟的时间。
不过,和其他的广场类似,最大的还是绿地多。
在广场南侧的码头休息,
海鸥就从头顶滑过,落在不远的地方。
海滨城市就该是这种感觉啊~
在附近的光彩吃饭休息,
点了的菜量太大,吃都吃不完。
待到八九点钟,路灯都已亮起,
打个车回住的地方,顺路欣赏一下夜景。
简单的冲洗一下,洗去满身的海水的潮气,倒床就睡。
至此,在大连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一大早奔到机场,
随便找一家航空公司,
搭乘最早离开的飞机飞到一个未知的城市……
好吧,这只是我的梦想,
我知道我还不能如此舍得买个头等舱的机票。
但这个周末的出行已经是最快的一次了。
周三的时候突然想要出去走走,
无论去哪里都行。
于是想到了海滨城市——大连。
但也只是想想,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周五下午才真的买好了机票。
去的路上异常的顺利:
刚从M买早餐出来,老远看到机场bus停在路边,
还以为赶不上了,于是还慢悠悠的走。
走到了,那车也还没开,等我一上车就开了~
到了机场,因为是国航的航班,
在自助办登记牌的机器前不到一分钟就弄好了手续,
没有排队,还自选了靠窗户的座位。
在安检处,没有任何问题的pass。
然后发现登机口就在安检的旁边~
于是乎,从进机场开始到坐下等待登机,一共才不到一刻钟!
北京到大连,
总共才一个小时的路程。
飞机飞行的高度不是很高。
当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蔚蓝的海面的时候,
我知道,大连之旅开始了……
晚上请pep吃饭,
在找地儿的途中去旧北图看了看。
想当初,初三的时候,
每天下课后还要到这里来上补习课。
曾经一起上课的娜和媛,现在不知道过得如何。
想想看,当时竟然能在那里遇上谈得来的朋友,
也算是种缘分吧。
只是娜后来没有继续来上,只剩下我和媛……
唉,那时的人都好单纯,
只想到来上课就能碰见,
却从未想过会有分别……
现在旧北图已经重新修整了,
原来上课的小平房已经不见了,
改了一片绿地。
若不是中间的大殿还在,
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我在这里上课到八九点,
然后听着boy-zone的歌,骑车飞回家的样子。
转了半天,最后找了家老北京风味的馆子。
pep心血来潮,点了个麻豆腐尝新鲜。
我算是头一次,也是一定是最后一次领教了:
怎么会有这么怪(或者说恶心)的味道的菜存在呢?!
天啊,
我没当场吐出来真是奇迹……
为了打发心情,
抽出了点儿时间去“那家小馆”尝尝鲜。
不起眼的门脸,
大老远的让我不敢确实是不是记错地方了。
不过等走进了才发现,原来里面是别有洞天。
整个小馆布置的古色古香的,
吊着的红灯笼,鸟笼,从一楼长到二楼的绿树,
还有放着悠扬的古琴。
不过这种在环境上比较讲究的店都有个缺陷:
他们忽略了国人的吃饭习惯。
甭管你环境如何,只要来吃饭的人多点儿,
(还不用来多少,有一半就行)
保证整个店都被嗡嗡声环绕。
此时,原来的那些特色就变得很奇怪了……
说到菜,菜牌倒是有点儿意思,
是放在一个大木板上的,
每道菜都是木板上的一个小木块。
不过看了一下,
除去凉菜的话,实际的热菜品种不是很多。
胡乱点了3道,发现都是偏甜的,
这个概率也太……
菜量不大,
口味嘛……还可以吧,没我想象的好。
可能是点的不对的关系吧~
等下次再来尝尝看再说。
出了那家,沿着胖星介绍的足迹到了华贸。
没想到就邻着喧闹的大街,还能有如此清净的地方,
不禁想象自己以后住的地方也要像这里一样,
有绿树环绕,幽静的花园,足矣。
在圆形的咖啡店旁边,很容易的就找到了“法派”。
店面不大,里面的点心也和小店一样,很是小巧精细。
拿了他们的一个名片才知道,
原来在东直门那里有一家分店,
害我跑这么远过来……
以后除了tasty taste,又有的选择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