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
梦里
她的身影
如同现实一般的美丽
just another weblog
前些天姑姑打电话过来给老爸,
这才知道伯伯干了好一阵子的居委会的巡夜工作。
一个将近60岁的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在身,
还干这种活儿,也怨不得姑姑生气。
爸妈都猜是杜阿姨念叨缺钱,伯伯才这么做的。
唉,虽然也只是猜测,
但,还是不禁感慨一下~
因为春节临近,照顾奶奶的保姆都回家了,
没办法,姑姑现在在到处找。
没事儿闲聊的时候,她说到:
“现在找1000元的司机一大把,找个1500的保姆可真难啊~
这时候的保姆可挑了,还说什么‘就不爱去什么干部家,事儿可多了,麻烦’……”
现在跟医扯上关系的可真挣钱。
别说是几百几千的药了,
光是几根这次老爸手术用的固定用钉子就要好几万……
真是抢钱啊!
最近网上很火的那个从24楼跳下来的女的,
我才知道,我一直订阅的某rss的主人竟然是她的前男友……
切实感觉到,网络让世界变得好小啊~~
北京下起了08年的头一场雪,
老爸的手术也是在今天进行的。
本来他还不太着急的样子,
但是医院的检查结果似乎比较严重,
于是昨天住院,今天手术。
其实本是个小手术,
但是术后要有两三周的时间不能动,
仅这点就让他紧张了许久。
可就两三周不能动又算什么呢?
若是老了,病重了,
哪怕是几个月的不能动也是正常啊……
一大早赶到医院,才知道手术时间比预计的要晚一个小时。
等到8点,去手术室的病床来了,
随着医生,推着被床单裹得像个木乃伊的老爸,
看着手术室的大门关上,心中不免有一丝紧张。
因为手术时间很长,据说要4、5个小时,
于是和妈妈、姑姑到北楼的大厅里坐了一会儿,
等到快12点的时候才又回到了手术室外。
北京医院最近在整修,
据说是为了迎奥运,把楼道拓宽。
于是手术室外面完全处于透风的状态,
再加上今天下雪,
于是我们仨就一直在外面这么冻着……(其他家属也是一样)
但是也不敢走,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术会结束~
一直等到快3点了,总算是出来了,都很顺利。
把老爸抬回病床,都收拾妥当,
我就先回家了,留下老妈最后安排一下护工的事儿。
晚上老妈回来给我讲,
老爸稍微清醒后就不管医嘱,闹着要喝水、要垫枕头。
想起手术前他还说什么以后老了不用陪床,说陪床很折腾人。
我看他应该比奶奶还能闹……
上豆瓣发现晚上在钱粮胡同有个关于吸血鬼的主题party,
因为开party的the 32 cafe店以前都是路过没有进去过,
而且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
所以下班匆匆吃完饭就赶过去了。
刚进去就被发了个调查表,
用来测试自己属于哪类吸血鬼。
我的结果是马里乌斯,追求的是“知识”~
呵呵,果然如此吗?:P
店里的投影仪放映着一部吸血鬼的片子,
四周摆放着都是关于吸血鬼的书。
先到的人们三俩一组的坐在一起,
要么蒙着头,要么穿着哥特式的华丽衣服,
喝着番茄汁或者红色的苹果水……
没有“变身”的我们看上去有点儿另类~
不过在那里发现了几个豆友,
所以,也算是找到了同类吧~ XD
在主持人的号召下,在场的各人介绍了一下自己。
这才知道,之前看到的那几个穿哥特式衣服的人是百度哥特吧的,
而且那几个人的性别我们好生研究了一番,
最后听到他说话才确定是男的……
(头一次听说玩儿哥特的也会搞中性)
另外到场的还有吸血鬼联盟的人,
还有几个是专职的插画家,
好像都很专业的样子~
整个活动说是party,
但感觉上更像是个茶话会。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
就是准备了点儿小点心和饮料,
然后供大家在一起聊天而已。
最后的抽奖算是个小高潮吧~
奖品是作为主办方之一的译林提供的吸血鬼小说、
项链,以及一本原版吸血鬼小说~
对这种抽奖类的活动,我从来就不感兴趣,
也是因为自己很少中奖的原因吧……
结果自然是如我预料,完全没中~
不过没想到同去的小可竟然中了最高奖:原版吸血鬼小说!
然后她用这个换了别人之前中的项链……
这个,还真是有点儿浪费啊~
觊觎玄八很久了,趁着今天奢侈了一把。
虽说之前到他家门口踩过点儿了,
不过进去后还是让人感叹:不愧是“玄”啊~
昏暗的环境,只在台阶、餐桌上打上一盏灯,
在加上去的时候比较早,人不多,比较安静,
恍惚间有种进了鬼屋的样子~
菜品设计得比较另类吧,
不能说是中规中矩的某种风味,
而是把各种风格的菜混在了一起。
菜量不是很大,
加上环境很暗,有一盏灯打在餐桌中间,
当菜被摆上餐桌的时候,
会感觉那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件艺术品~
因为整家店很“玄”,
所以还特意去了洗手间看看。
结果……
在服务员所指的地方转了好几圈,愣是没发现门在哪儿……
当然,冷静了一下后,还是找到了。
还真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道的一下就找到啊~
总之呢,
菜的味道感觉一般,再加上是冬天,不能放,感觉就更一般了~
至于环境嘛,真不愧了这名字~
(这价格怕也是贵在环境上了吧)
要是图个新鲜去吃吃看还是挺好玩儿的~
PS:
说起来,拉小可吃饭的时候本没想告诉她的,
没想到这小丫头自己偷偷知道了,
还弄了个惊喜给我:Moleskine City Notebook
也因为这个,被餐厅的服务员发现,送了个景德镇的杯子~
呵呵,这一趟去的值啊~
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之友的讲座。
好几次从那里路过,只能远远的看着,
这次总算是亲身体验了一回。
坐车到了大剧院南门,在找门的时候才发现,
整个大剧院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
四周被“护城河”环绕,若是不明就里,还真找不到入口。
本来大剧院有南北两个门的,不过只开放了正门,即北门。
而且要想进去必须凭票,还要过安检。
不敢想象当好几百人去看某场演出的时候,那是怎样的拥挤场面……
(要是真来个恐怖袭击,把两个出口堵了,里面的人想出都出不去)
沿着“护城河”下的走廊直通大剧院内部。
走廊的两侧是分别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大剧院的介绍,
那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挺不错的,
有很多没见过的东西~
不过个人感觉,越是申报了,就越会消亡掉……
顺着滚梯来到讲座现场,是个临时用多媒体阅览室腾出来的空间布置的。
每个座位都有一个电脑,想来是平时可以在这里查阅资料吧……
(不过既然进来都要门票、安检,搞得这么复杂,
谁会没事儿在演出前后在这里看东西啊?)
下午主讲的是李飚,《节奏的魅力》
作为国家大剧院组织的活动,这讲座的水平自然没话说:
简单的介绍了打击乐的发展后,
以马林巴琴为主要侧重点,让大家欣赏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打击乐,
讲座最后,如我所料的,以大家拍手做游戏结束~
作为半入门的讲座,相当不错。
如果有机会能去听打击乐演奏会,应该很有意思~
从讲座出来,在里面绕着转了转。
不知道是流行这个还是怎么,
和首都博物馆一样,
虽然整个国家大剧院占地很大,
但是其核心部分,即那几个演出厅其实没有占多大空间,
剩下了很大的内部空间。
几个演出厅的外围被中式垂帘样的金属包围着。
(说好听了是垂帘,说不好听了就是个笼子)
而两翼的小建筑则充满了现代气息。
总之呢,
在里面呆久了,会觉得整个大剧院充满了一种很异样的气氛。
从来时的走廊回去,
因为已近傍晚,邻近演出时段,人也渐渐多了,
我匆匆的照了几张相,
躲过从天花板上滴落的“护城河”的水,回家了~
PS:
隔天,老妈去大剧院看演出回来抱怨说:
为了安排更多座位,低价票的椅子前后间隔很近,只能正坐,伸不开腿;
楼梯很陡,有几个穿高跟鞋的在上面踩空,滑了下来;
保温很差,同去的姑姑冷得把大衣围巾都穿上了。(在保利剧院可是热得只脱衣服的……)